赤林/Harrlo,很杂,摸鱼大王,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吃瓜不喜欢被别人的价值观评价!低浮上,评论已关

几个关于音乐剧认知的误区

the tns:

Amber·Lee:



空想天谕:







Variola:















1、新入坑的剧迷往往会简单粗暴地根据语种,把音乐剧分成英语剧(一般被认为是百老汇剧)、法语剧(一般被认为是法剧)和德语剧(一般被认为是德剧)。实际上,英语剧可以粗分为英剧(包括但不限于西区)和美剧(包括但不限于百老汇),但是也有其他国家的剧目,比如加拿大(《安妮和吉尔伯特》)和澳大利亚(《沙漠妖姬》)——加拿大的情况更复杂,因为它不仅出英语剧,也出法语剧。法语剧通常涵盖法国本土剧和魁北克剧(加拿大)。德语剧则有一大半其实是奥地利剧。
















2、所谓的四大音乐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其实是一个伪概念,韦伯和勋伯格都是当代音乐剧大师没错,但不足以笑傲江湖平分天下,这四部剧唯一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制作人麦金托什,称它们为西区四大剧还差不多。(不严谨地说,这四部剧的确都是先在西区上演,然后杀入百老汇的,然而问题是,西区上演的大悲其实是麦金托什重新包装修改过的大悲——大悲首演于1980年的巴黎体育宫,我的内心里觉得,这还是一部重新包装的法剧)
















3、根据演出场次来算,真正的西区四大剧是——《捕鼠器》(1952年首演,总计演出2.7万场)、《悲惨世界》(1985年,1.3万场)、《歌剧魅影》(1986年,1.28万场)和《黑衣女人》(1989年,1.15万场)。《猫》(第6名,0.89万场)和《西贡小姐》(第17名,0.42万场)显然不符合伦敦观众的口味,尤其是《西贡小姐》,严重名不副实(然而Lea真好看啊)
















4、相应的,百老汇四大剧其实是——《歌剧魅影》(1988年,1.24万场)、《芝加哥》(1996年,0.87万场)、《狮子王》(1997年,0.83万场)和《猫》(1982年,0.75万场)。第5名以下依次是:《悲惨世界》(1987年,6680场)、《歌舞线上》(1975年,6137场)、《加尔各答》(1976年,5959场)、《坏女巫》(2003年,5835场)、《妈妈咪呀》(2001年,5758场)、《美女与野兽》(1994年,5461场)、《吉屋出租》(1996年,5123场)、《泽西男孩》(2005年,4642场)、《西贡小姐》(1991年 ,4092场)、《42街》(1980年,3486场)、《油脂》(1972年,3388场)、《屋顶上的提琴手》(1964年,3242场)
















5、从前几名的排行来看,似乎可以轻易得出西区的演出密度和市场活跃程度都优于百老汇的错觉,但是如果往排名表的下部看就会发现,到排名20位前后的剧目,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场次都维持在两千到三千场的范围内,西区的高票房和高卖座率,是因为有限的资源更加集中在几部名剧身上,而且有些剧目会频繁复排,有些剧则在各方因素的推动下长演不衰(这里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人在伦敦的麦金托什)。
















6、制作人对音乐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以麦金托什为例,最有说服性的例子就是勋伯格的《悲惨世界》。1980年法语版《悲惨世界》在巴黎体育宫上演三个月,因为剧院合同到期被迫停演,有人将剧本拿给麦金托什后,他联系勋伯格修改五年,有了今天我们听到的西区版大悲(当然也有人会更喜欢法语原版,这个是审美和品味的问题见仁见智我不多做评论),厚重的交响,英国式的演绎,几乎听不出原著的法国味了。勋伯格从此也离开法国市场,转到英美发展,他之后又推出了三部音乐剧,你们可能只知道《西贡小姐》,因为这仍是他和麦金托什合作,在西区推出的作品。勋伯格的第四部音乐剧是《马丁·盖尔》,仍然在西区推出,但是这一次麦金托什对剧本的题材和风格不太满意,兴趣已经不大了;勋伯格的第五部音乐剧《海盗女王》是在百老汇推出的,首演卡司包括Stephanie J. Block、Linda Balgord和肉排Hadley Fraser,这部剧听过的人又有多少呢?
















7、法语音乐剧界也有几个知名制作人,最值得拿出来说的的大概就是Luc Plamondon(剧本、作词)和Dove Attia(剧本,作曲)。Plamondon最著名的作品是《星幻》(1979年)和《巴黎圣母院》(1998年),被誉为是开辟了法语音乐剧纪元的两部划时代作品(实际上法语音乐剧的传统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未曾间断过,就摇滚音乐剧而言,勋伯格的处女作《法国大革命》[1973年]甚至比《星幻》还要早,当然没人家红是真的)。Dove Attia可能对新粉丝来说更熟悉一些,《十诫》(2000年)、《乱世佳人》(2003年)、《太阳王》(2005年)、《摇滚莫扎特》(2009年)、《1789:巴士底狱的恋人》(2012年)、《亚瑟王传奇》(2014年)都是他担当制作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Plamondon和Attia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Plamondon是魁北克人,Attia是突尼斯人。
















8、顺便说一下所谓的“法语四大剧”(《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十诫》《小王子》)——这“四大剧”的说法是上世纪末入法语坑的剧迷们耳熟能详的,但其实这四部剧里也有一个名不副实的,就是Richard Cocciante作曲的《小王子》。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曲目和舞美是非常优秀的,但这部剧本质上是一部小剧场剧,加上演员的年龄限制,注定了不便于推广演出。和《小王子》同期(2002-2003年)的优秀剧目其实也是很多的,比如Gérard Presgurvic的《乱世佳人》、Michel Legrand的《柳媚花娇》、Félix Gray的《唐璜》,《小王子》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估计和《巴黎圣母院》剧组出身的作曲Richard Cocciante和主演Daniel Lavoie有关。
















9、德语剧好像没有听说过“四大剧”的提法(我不懂德语,德剧听得也少,如有错误请指出),如果有的话估计是《伊丽莎白》(1992年)、《吸血鬼之舞》(1997年)、《莫扎特》(1999年)和《蝴蝶梦》(2006年)。除了《吸血鬼之舞》之外,其他三部剧全部是Michael Kunze作词(捷克裔,德籍)、Sylvester Levay作曲(塞尔维亚裔,匈牙利籍)搭档创作(《吸血鬼之舞》的词作者仍然是Kunze,作曲是美国人Jim Steinman)。四部剧全部是奥地利的Vereinigte Bühnen Wien (VBW)公司制作,所以从血统上算是奥地利剧。
















10、《德库拉》不是德剧。
















11、以德库拉为主题的音乐剧大致有四部,分别是捷克音乐剧《德库拉》(Dracula,1995年)、美国音乐剧《德库拉》(Dracula, the Musical,2001年)、加拿大音乐剧《德库拉》(Dracula, entre l'amour et la mort,2006年)和法国音乐剧《德库拉》(Dracula, l'amour plus fort que la mort,2012年)。B站上那个德版德库拉是美国音乐剧《德库拉》的德语重拍版(准确地说是奥地利重拍版——2007年格拉茨音乐节)。Wildhorn对百老汇版的修改在2005年瑞士巡演时就开始了,至于他成为污叔的脑残粉专门为奥地利版范海辛多写了几首歌什么的,谁还没当过谁的脑残粉呢?
顺便,加拿大版的《德库拉》是法语剧,制作人是大家熟悉的诗人Bruno Pelletier。法国版的《德库拉》当然也是法语,而且两部剧都喜欢在副标题里写什么爱啊死啊的,经常让新粉搞不清。记住山羊胡惨白脸声音特别磁性的那个是魁北克伯爵,我就静静地装逼不说话两个小时一句词没唱的那个是法国版伯爵。
















12、其实法语、德语音乐剧已经不算小语种了, 俄语、荷兰语、捷克语都有不少好剧目哦(所谓德三枪,其实就是荷兰剧),这个时候只恨自己懂的外语太少啦。
















暂时想不起来其他的,以后想起来再补充吧。
















最后,音乐剧这种形式和话剧、舞剧、歌剧一样,是以剧场为中心的艺术,所以不要被官录、官摄这些东西限制,这些现代的技术手段的确大大造福了没有条件到现场看剧的观众,也极大地拓宽了观众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但是,剧场的中心永远是剧场,不要迷信原卡、A卡、纪念卡这些名头,用开放的心态去听每一个版本、每一种演绎,真的会有惊喜哦。




























热度(9561)
  1. 共56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harrlo | Powered by LOFTER